
脱贫攻坚启动以来,人行隆德县支行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创新工作机制,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问题,推动扶贫开发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贫困农民盼脱贫,苦于没有资金,加之贷款难,大部分被阻隔在银行大门之外。
金融扶贫点燃了脱贫希望,只要有发展愿望、信用好就能贷上款,想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发展产业已不再是贫困农民的梦想,他们已经搭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
春日的联财镇赵楼村中药材、冷凉蔬菜、林下经果林种植基地绿意盎然,农民辛勤劳作,一派繁忙景象。赵楼村素有种植中药材和蔬菜的传统,村民80%的收入来自种植业,村民吃苦耐劳,如今家家过上了好日子。
4月19日,村民赵收洋在他种植的8亩蔬菜大棚里忙碌着。村主任赵思明说:“赵收洋勤劳能干,现在金融扶贫贷款政策好,他打算贷5万元,买辆车做运输生意。”
和赵收洋一样,目前,全村50户建档立卡户有22户贷上了款,共计106万元,其他建档立卡户正在陆续办理贷款手续。“赵楼村是贷款信用村,有了金融扶贫贷款,一些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赵思明信心满怀地说。
农户信用好,就能多贷,信用差点,就少贷些。为了大限度发挥农户致富的积极性,人行隆德县支行成立了村级信用评级协会,以基本情况、家庭收入、诚信状况 为依据进行评级授信,将其评定为A级、B级、C级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和等外户。目前,隆德县申报成立村级信用协会53个,评定A级1008户、B级1897 户、C级1795户、等外户2297户,目前已评级授信6990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92%。
有了金融扶贫作支撑,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就有了底气。神林乡庞庄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日前,村里信用好、发展愿望高的14户农户享受到了批贷款。他们借助村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种植养殖规模。
庞庄村二组村民李建新5年前一直在外地打工,由于父亲残疾,他决定回家乡发展。养牛、种菜,回家乡5年时间,李建新家的日子一年一变样。去年,他养了4头牛,仅种植养殖收入就有6万元。
李建新尝到了甜头,他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今年,在金融扶贫评级授信中,他被评为A级建档立卡户。“等贷款到了,今年能养11头牛。”李建新仔细规划着未来的生活。
为了方便农户早日带上款,人行隆德县支行推出简化办贷流程、免抵押、贴贷款利息和担保费、为贷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主要劳动力意外伤害险和医疗救助险等 多项优惠政策,定向精准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创业。今年,隆德县开展建立县、乡镇、村、金融机构“四位一体”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形成“财政+金 融+扶贫+产业”的联动机制,建立一平台(担保放大平台)、一模式(信用贷款模式)、一协会(村级信用评级协会)、一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的金融扶贫新模 式,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目前,隆德县已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10409户40623人。截3月末,为8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2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