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为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银行、民政部、银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此次五部委下发的《指导意见》,既体现了中央政府十三五规划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总体战略意图,也是金融行业实现经营战略转型、向养老业全面进军的战略总动员令。因为《指导意见》从支持养老业发展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建立多层次养老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养老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拓宽多元化养老金融融资渠道、推动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和优化保险资金使用、提高养老金融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强组织实施与配套保障等八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具有推动金融业全面渗透养老金融服务业行动纲领的作用。
从《指导意见》具体内容看,受益的应该是民间资本,原因有四方面:其一,《指导意见》能把银行服务着力点和兴趣点引向养老服务业,可为民间资本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指导意见》有利于金融业扶持养老服务业整体理念的形成,将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金融业转型和实现利润增长的新途径,必然会加大养老服务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对于以民营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养老服务业,无异于洒下“阳光雨露”,养老服务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局会得到缓解。对此,民资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主动切入养老服务业,充分利用各种优惠金融政策,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其二,能为民资参与养老服务业提供更完备的金融服务方式和服务产品,有利于打破民资参与养老服务业融资困局。近几年,因为金融业对养老服务业尚未表现出浓厚兴趣,在开发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和方式上瞻前顾后、裹足不前,致使养老服务业不少领域金融服务产品短缺,金融服务方式僵化。而《指导意见》在建立多层次养老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养老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拓宽多元化养老金融融资渠道等方面,做出了新规定和要求,金融业将会根据养老产业发展方向及新产业需求动态,开发出有独到产业特色、符合养老产业实际、灵活多样的养老产品及各种金融服务方式,可全面、有效地满足民资发展养老业服务业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对此,民资可大胆灵活地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优势选择金融信贷服务产品;同时通过建立多种股份或合作形式的养老服务业机构,实现养老服务业经营的多元化,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和消费能力的养老消费者需求。
其三,能为民资参与养老服务业撑起安全“保护伞”,可激发民资更大胆地投身于养老服务业。近几年,发展养老服务业者,多为民营经营,且分散、收益不高,由于缺乏相应担保体系和保险体系,使银行业不敢轻易涉足,导致行业融资出现瓶颈。而《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和优化保险资金使用等规定,可使养老服务业风险防范能力及风险分散能力进一步提高。对此,民资在投资养老业时,应积极参与各类投资保险,既可分散化解自身投资风险,又可消除银行业对信贷风险的担忧。
其四,能为民资参与养老服务业清除各种制度性、体制性障碍,消除后顾之忧。